小寒养生来碗四神腊八粥,DIY姜母鸭改量版,羊肉炉,麻油鸡不生气 小寒养生来碗四神腊八粥,DIY姜母鸭、羊肉炉、麻油鸡的改量版不生气。仅为情境画,取自Shutterstock 康涵晶中医师 2023-01-04 分享 传送 A 小寒是冬天的第五个节气,此时北半球太阳斜射最严重的时候,就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!然而,当天气极其寒冷时,即将升温,生物界开始萌动,大雁开始北归;古谚云「小寒大寒,准备过年」。在寒风中,农历新年即将到来,小寒往往伴随着腊八节,有吃腊八粥的习俗,加入各种谷物、水果,如红豆、花生、核桃、龙眼、枣、莲花、栗子、葡萄干等,用微火炖,通过吃热粥保暖,中医建议也可以带四神汤材料,健康四神腊八粥。
谷物和坚果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。小寒节气是心血管疾病的好季节,尤其是高脂血症是隐形杀手,因为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,但它是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。
四神腊八粥:蓬莱米80公克、糯米80公克、小米30公克、薏仁30公克、茯苓20公克、芡实20公克、莲子40公克、山药20公克、薏仁40公克红豆、绿豆、花生、核桃仁、龙眼、红枣、葡萄干各适量(也可请中药行直接包一份)。
调味料:盐(适量)、米酒(适量)。
作法:1.用清水冲洗上述谷物,用水浸泡除小米以外的其他谷物。薏米、芡实、莲子先浸泡半小时左右。2.将各种谷物倒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用大火煮沸。3.将各种干果辅料倒入锅中,搅拌煮沸30分钟,待粥变稠糯香。
图片/人们补冬晚餐只不过是姜鸭、羊肉炉或芝麻油鸡等常见选择,但皮羊肉、猪肉或鸡肉脂肪丰富,过量食用可能会吃太多饱和脂肪,难以控制血脂中的胆固醇。仅为情境图片,从Shutterstock
台湾人的体重普遍超标,加上精致的饮食因素,导致血脂过高,今年冬天特别冷,所以人们的选择是姜母鸭、羊肉炉或芝麻油鸡。然而,羊肉、猪肉或鸡肉富含脂肪。过量食用可能会吃太多饱和脂肪,难以控制血脂中的胆固醇。
现代人经常因为工作而熬夜很长时间,或者喝更多的咖啡。他们经常感到口干舌燥,眼睛干涩,大便难以解决或硬化,属于干热体质;然而,由于工作时间越来越长,他们在办公室吹空调的时间太长,缺乏锻炼,导致身体循环功能恶化,容易疲劳,即使太累,手脚也会变冷,这属于气虚体质。
两者加在一起就是所谓的「外寒内热」或是「寒热夹杂」体质,小寒季节不适合纯温补,否则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失眠多梦、心烦气躁等所谓「上火」的症状。
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虚实夹杂,突然用补,容易加重病情。「平补、凉补」更合适的是,一般药膳中常用的米酒和麻油都很热,本身就是热体质的人,在小寒季节做药膳时可以减少使用或不使用。
延伸阅读冬季治疗夏季疾病的好时机!小寒不仅是腊八粥,还吃2种食物+3种动作来改善过敏性疾病
中医教量版姜母鸭、羊肉炉、麻油鸡,凉补无负担羊肉炉、姜母鸭属于温补,而麻油鸡则属于偏热补,因为麻油加热。
羊肉炉:羊肉炉主要但是属于温补药膳因为羊肉比较暖和,不适合干热体质的人,可以用冷排骨炖,加入沙参、玉竹等滋阴药材混合。
姜母鸭:姜母鸭也属于温补,姜母鸭因使用大量姜片,能暖胃,促进血液循环,使身体有温暖感。当改为凉补时,应减少姜、米酒和芝麻油的重量。凉补具有甘凉补阴的作用,使热体质的人在小寒节气吃姜鸭后不会出现干热、口干舌燥、失眠等症状,具有清热凉血、助睡的作用。
麻油鸡:麻油鸡里的麻油不热,但人们经常把麻油和姜一起煮一起煮。生姜是温暖的,所以错误地认为麻油也是热的。中医说麻油味甘平,润燥润肠,滋养肝肾,能使老年人排便。可用于病后虚弱、头晕、乏力等..。
曾有古籍 本草从新说:麻油「凉血解毒",服之滑肠...」,因此,麻油不热,不用担心生气,凉补可以把老将变成嫩姜。
(本文作者为汉明堂中医诊所主治医师康涵晶中医师)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